2007 年 05 月 26-27 日

【羅秀娟、陳慈協/馬六甲報導】教育,不只是在教室裏上課,最好的教育是心靈的教育。二OO七年五月二十六及二十七日兩天,六十三名來自各校的孩子於學校假期的第一天,開始了校園以外的學習,來到慈濟園區參與“兒童人文智慧營”,從中薰習人文,轉聰明為智慧。

圖:飯糰一粒,感恩爸媽養育之恩;一口四季豆,感恩爸媽長年累月的包容;一團麵線,祝福爸媽壽比南山。小朋友餵食表孝心。【攝影:許秀愛】

◎ 原來我很幸福

斯里蘭卡碧綠的海岸線、美麗的晨曦……一幅幅風景怡人的照片,美麗無與倫比;但是,美麗的背後,卻是窮困的一面。

用椰葉編織的屋頂,以樹木和樹枝支撐的柱子,泥土及牛糞砌成的牆,屋頂見光,搖搖欲墜的房子,屋內家徒四壁……如此的“房子”,在斯里蘭卡比比皆是,有的人家甚至在那裏住了好幾年。

“小朋友,這像不像房子?你們要住在這樣的房子嗎?”志工王慈均邊分享,邊問在場的小朋友。大家搖搖頭、不置信的眼神帶著疑問。

緊接著,一所破舊的學校映入眼簾。

“學校很簡陋,桌椅破了,學生只有一套上學的制服。”由於家境貧窮,孩子沒有鞋子穿是常有的事。

“你們是不是有好幾套制服,還要請爸媽買名牌衣鞋嗎?是不是該感恩?”

“不要買衣服了,要感恩!”孩子們回答。

“爸爸出海捕魚,媽媽生病了,若沒有收入,一家就要餓肚子。”

“這個小女孩,我們叫她‘不會笑的妹妹’,志工給糖果,她不敢吃;給玩具,也不要,因為她從來沒有吃過糖果、沒有玩過玩具。”

“志工給一個小朋友一支礦泉水瓶,他用瓶子製成唯一的玩具車。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的東西,對他來說卻是寶。”

“志工告訴一個殘廢的小孩有關竹筒歲月的故事,他很高興,用尚能活動的腳趾來投錢入竹筒。”

“小朋友,你們健健康康,是否也要來做好事呢?”

“要!”

一則則讓人動容的真實故事,讓在場的小朋友從別人的苦難中,看見了自己的幸福!

◎ 讓地球變乾淨的夢想成真

“小狗舒比最愛做各種不同的夢,牠夢到香香的骨頭雨,夢到跳進清澈的大海探險,和動物朋友組合唱團快樂唱歌,夢到暖和的風吹來……但醒來卻發現不是如此──牠躺在一大堆垃圾上,海水又髒又臭,街道上有刺耳的喇叭聲和噪音,臉上是黑黑的煙和臭臭的髒空氣。後來,牠發現慈濟志工正在做資源回收,將社區打掃乾淨,舒比很高興牠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。”

透過動畫片《小狗舒比有一個夢》,讓小朋友知道環保的重要性。

理論必須與實踐並行,在環保站,小朋友動手進行資源分類。紙類可分好幾種、鋁罐須踩扁、玻璃瓶分類學問大……

小朋友看見種類繁多的回收物,猛抓頭,但也高高興興地做分類,遇到“不明”的物品,趕緊請教志工。

隔天,他們還要從家裏帶來回收物品,開始為地球付出一分力量!

◎ 以孝順來供養父母

在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以前,我們是什麼樣子的呢?

志工甄慈勝緩緩道出卵子與精子的結合,胚胎在母體孕育的過程,繼而小生命的誕生。孩子們看著投影的圖片,感受到那奇妙的出生之旅。

媽媽十月懷胎的艱辛,小朋友又何嘗了解!因此,小朋友在身上綁著一個裝了水的氣球,體驗媽媽懷孕的辛苦。

“爸爸媽媽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長大,而我們能回報的卻是什麼呢?”

學習奉上一杯清茶、親手繪製感恩卡、綁一束花、製作小點心及幫忙做家事,小朋友雖然年紀小,卻也能以貼心、孝順來供養父母。

就讀三年級的陳澤慶調皮愛鬧,常跟爸媽沒大沒小,愛和他們開玩笑;他“鐵齒”地說:“昨天回去,我沒有跟媽媽說感恩。”可是再問下去:“你真的沒有感恩爸媽嗎?”他終於靦腆地點點頭。華人固有“有愛說不出口”的保守,還是在澤慶身上看見。

◎ 他們很可憐 我想哭

《小手小腳做大事》的短片先引起動機,再讓孩子們身體力行學做家事。幾乎家家有印尼女傭的孩子,一人一塊布,一人一塊福田,蹲身抹地,鮮少做家事的孩子,抹地的動作如老人家所說的“寫大字”,而孩子們卻感覺新鮮有趣,樂在其中,直說:“很好玩!”

再來的是摺衣,黃家揚小朋友把衣拿在手上,一件衣揉成一團,不知如何下手,翻來覆去,總是摺不成形,最後草草了事。

合掌、伸臂、俯身、仰頭、伸腿……連續十二個瑜伽動作穿插其間,讓孩子們舒展筋骨。

戴上頭巾,套上圍裙,分組製作飯糰及糕點。烘焙老師劉美嬌殷殷叮嚀:“你們要以感恩心來做這些點心,用心做得美美地,待會兒要給父母吃的喔!”飯粒搓團粘上素肉鬆,小淘氣的澤慶搓來有板有眼,頗有成就感。糕點上有青色的奇異果、黑色葡萄、紅色櫻桃,色彩誘人,靜靜地躺在那兒等待父母來品嘗。

白孔雀、一片山蘇葉、一支康乃馨結合成一束花,那是要獻給媽媽的禮物。長得“清秀可人”的小男生孫文軒,細心地擦拭葉片與花枝,用心地紮,動作輕柔,不似一般男生的粗枝大葉。

《失落的童顏》短片內,骨瘦如材的饑童、垃圾山覓食的孩子、失學的學生……在在震撼著孩子,騷動的心此刻終於安靜下來,專注地觀賞。平時挑食的劉俊宏說:“看到他們很可憐,我想哭。”陳嘉穎則祝福他們:“希望這些孩子有屋子住、有飯吃。”陳嘉怡感覺:“我很幸福!”

◎ 爸爸媽媽,我愛您們!

父母受邀到現場,接受孩子的感恩,孩子站在台上,真情告白:“爸爸媽媽,我愛您們!”感恩卡送給爸爸、鮮花一束謝謝媽媽;清茶一杯跪奉爸爸媽媽,餵食當兒,飯糰一粒,感恩爸媽養育之恩;一口四季豆,感恩爸媽長年累月的包容;一片豆乾,感恩爸媽當我是心肝寶貝;一團麵線,祝福爸媽壽比南山。

“媽媽,您是一棵大樹,我是樹上的小毛蟲……”孩子在父母面前比劃手語《媽媽》感恩媽媽恩情浩如天。四目交投的霎那,眼看孩子的真情流露,有媽媽落淚了。孩子投懷,父母張開雙手,擁子入懷,此時此刻,親情盡在不言中。難怪仁愛醫院劉健明婦科醫師寧捨賺錢的機會,來到現場,享受片刻的親子溫暖。

劉健明婦科醫師向來重視親子教育,也讓兩個孩子接受華文教育的薰陶,他注重的是: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父母一定要陪伴。”所以不論醫務繁忙,他和妻子總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,當天雖然要替兩個孕婦接生,但權衡輕重下,他另請醫生代勞,出席了今天的感恩時刻。

劉醫師非常贊同孩子做家務,他覺得:“現在的家庭,大部分都請有印尼女傭,家中大小事情,女傭一手包辦,所以讓孩子做點家事,也是好事一樁。”他期待孩子從此次的課程中,能學到課本以外的事,增廣見聞,見苦知福,以及華人固有“尊老敬賢”的傳統觀念。

他也認同上人所說:“與其留財產給孩子,不如留德。”

曾經參與過慈濟親子營的家長潘國強覺得,孩子在營隊後,環保觀念加強,時時會提醒家人:“這些東西可以回收,不要丟。”做錯事,會向父母懺悔要改過;家人間常以靜思語互相惕勵,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。潘國強覺得:“有知識,再加上有人文精神,這樣的孩子才容易受社會的接納。”

慈濟馬六甲分會執行長在頒發結緣品——竹筒後,告訴在座家長,慈濟雖是慈善團體,但四大志業離不開人文精神。孩子雖難教,父母更需要教育,與孩子同步成長,才能與孩子溝通,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。他說:“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,只有失職的父母與老師。”

一支草,一滴露;每個孩子的頭上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,不管是灰暗或亮麗,老天爺總會給每個孩子一滴露水的滋潤。

 


 
教導孩子從如何端碗、拿筷子,到行住坐臥四威儀,端莊身心,培養他們具有人文素養和做人的美學。【攝影:許秀愛】
 
幾乎家家有印尼女傭代勞的孩子,一人一塊布,一人一塊福田,蹲身抹地,體驗做家事的“樂趣”。【攝影:李獻雄】

 

 
理論與實踐並行,將聽來的付諸於行動,孩子動手做環保分類,從中教育他們惜福愛物不浪費。【攝影:許秀愛】
 
孩子們各出奇招,做出不同的點綴;上有青色的奇異果、黑色葡萄、紅色櫻桃的點心,色彩誘人。【攝影:李獻雄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