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 年 03 月 12 日

 

【周麗梅/馬六甲報導】慈濟大學馬六甲社會教育推廣中心於二OO三年十月十八日啟用迄今,大約兩年半的歲月裡,從當初僅開設花道、茶道課程,後陸續增設了書法、烹飪、手語及水墨畫班,皆獲得社區民眾的熱烈響應。而今年社教的課程更多元化,除了讓成人來進修,連小孩也有另一片快樂學習的小天地。

圖:陶藝班學員專心地用雙手去感受作品的均勻度,手勢捏道輕重得宜,以製作出最完美的作品。【攝影:甄子豪】

二OO六年三月初,應大眾要求,馬六甲社教除了原有的各項課程,也增設了兒童繪畫、陶藝、兒童及成人瑜伽班,將全民終身學習的理想,注入慈濟人文清流,推廣至各社會階層,讓大人及小孩都能透過各類課程啟發善念、快樂學習。

◎ 從孩子的畫中開啟你我的童真

“你在畫什麼?”兒童繪畫班的呂淑慧老師看著學生孫閏芯的畫畫好奇地問道。

“這是海。”閏芯用童稚的聲音回答。

“海是橘色的嗎?為什麼呢?”

“因為海被污染了。”兒童繪畫班裡,師生的一席對話,讓人深深感受小朋友純真的內心世界,而淑慧老師也從孩子們身上擷取人生智慧。

“我只是給小朋友一個主題,但他們卻可以畫出許多精彩故事。”

甫做媽媽的淑慧老師,為了讓兒童繪畫班能順利進行,特請先生把三個月大的孩子帶來社教教室毗鄰的靜思書軒等待,而她則專心教畫。每一次淑慧老師與學生討論他們的作品時,都會訝異於小朋友的創意無限。

“其實不只是我在教導孩子們,他們的純真間接地也在教育我,讓我上課時保持愉快的心情。”課堂裡展現的是師生雙向的學習與成長。

◎ 不一樣的兒童瑜伽班

在慈濟園區的另一隅,同是在孩子們笑聲不絕的教室裡,黃淑華老師正為孩童們說故事,但她說故事的方式卻與眾不同。

“現在我們通過河流到非洲探險,這時電話響起了,小朋友們快接聽電話……”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故事及動作,提起腳板靠近耳朵旁,作聽電話的模樣。他們有些動作利落,有的卻像舉著千百斤重物,逗趣可愛的表情,讓在旁陪伴的家長也開心不已。

“我把孩子送來學習瑜伽是希望他能集中精神,將心定下來。老師很用心地以講故事的方式教導瑜伽,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,讓他們不會覺得枯燥。”蔣麗娟家長讚嘆地表示。

◎ 全家有了共同的語言

華景民師兄及張惠卿學員選擇全家一同來學習瑜伽。張惠卿與妹妹、嫂嫂學習成人瑜伽,而孩子及侄兒則雙雙在兒童瑜伽班上課。“真的很值得,身體可以鬆懈下來,並把一星期的煩惱都放下,所以我非常期待每一次的瑜伽課。”張惠卿分享上課後的喜悅。

“我們覺得全家一起來學習可以拉近家庭成員的關係,而且我和我家師姊也可以在家互相切磋瑜伽動作。”華景民師兄與師姊在成人瑜伽班上課,而女兒華蘊涵則在兒童繪畫班學畫畫。下課後,看見蘊涵依偎在父親懷裡,向父親解說她畫作的故事,這幅親子圖讓人看了備感溫馨。

社教中心用心設計及安排課程,讓親子可以同個時段各得其所,可謂用心良苦。

◎ 在污泥中覓得淨心的智慧

生命可以豐盛或貧乏;心境可以紛擾不安亦可恬靜如水。手中握著一團陶土,陶藝班學員必須專心一致,將思緒放在手中逐漸捏成形的陶藝品上,這無形中也讓心靈沉靜下來。學員們用雙手去感受作品的均勻度,手勢捏道要輕重得宜,方能製作出最完美的作品,猶如人生修行般,不偏不倚方是正道修行。

是次陶藝班甫開班接受報名不久即額滿,反應非常熱烈。其中,有多達三分之一的學員是來自馬六甲慈濟志業体的同仁,大家利用下班後空餘時間進修。學習藝術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氣質,對於自身的修身養性會有所提升。

社教以至真、至誠、至善之宗旨規劃人文課程,讓學員在學習中,潛移默化感染真善美的人文精神,進而影響每個家庭,落實到社區的每個角落,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。


 
黃淑華老師以故事情節帶出幼兒瑜伽動作,吸引孩子的注意。
 
兒童繪畫班的指導老師呂淑慧,對孩子們的創意無限驚嘆不已,從授課過程中與孩子們一起成長。

   
練習瑜伽可以舒緩身心的疲累,而學員中不乏全家一起來學習,找到共同話題,拉近彼此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