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葉紹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猶記得當慈濟馬六甲分會要開辦茶道和花道課時,想參加的慾望並不是很強烈,心想:“等有空再看情況吧!”

一次,共修會上聽到劉濟雨師伯的呼籲,頓然領悟到:要把握因緣啊!還等甚麼呢?當下不假思索地報名。不過繳了報名費後,還是會想:這樣做是不是衝動了點?!

上課的日子終於到了,一踏進課室,我當下愣住了。課室的佈置是那麼地精緻幽雅,這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和功夫啊!看來這茶道課可不是鬧著玩的,得用心學才是;再看看前面的白板上寫了句:“看重自己”,果然真善美茶道的確與眾不同,但不同在哪里我可又說不上來。

從余老師的講解中,體會出製茶過程的不簡單,從而懂得珍惜手中的茶葉、感恩大自然賜予我們許許多多的恩物。當天,我們也一口氣品嚐了十種不同口味的茶湯,心裡又開始納悶:怎麼還沒學會泡茶,就要品茶?

十種茶葉的形狀、顏色、香氣和味道都有所不同。當大家正津津樂道時,余老師又用靜思語“萬物有別”與大家共勉。

“同樣的大地滋養,長出來的茶樹仍然有著不同的味道,人不亦如此嗎?我們應學會包容,就像飲了不同味道的茶一樣,才能體會到不同的滋味。”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,讓我當下領悟到原來在真善美茶道的課程中,學茶藝是次要的,從茶藝中體會人生道理,才是我們一生受用的寶。

也因為有了這番體悟,心中的困擾和遲疑化為烏有,對於真善美茶道課的期待也越來越殷切。表面上學的是茶藝,實際上帶出了待人處世的大道理。每次到了泡茶時間,更是學員交換心得、分享人生經驗的美好時光,大家圍著茶桌談笑風生,剎那間,茶香裊繞。

靜思茶會也叫“無我茶會”,它的確令我大開眼界。學員在一個寬大優美的空間,先是悠然自在地歡愉交流,爾後是一言不發、畢恭畢敬地認真泡茶和奉茶。我不禁驚嘆:原來還有這麼一個別開生面的茶會,其中所帶出來的平常心、守持心、捨得心……等,都是修身養性的法門。

更難能可貴的是,在慈濟人文學校的啟用典禮上,來自台灣的茶道和花道老師專程前來指導,而我們有幸參與,從中獲益不少。看著台灣茶道李六秀老師泡茶的用心,覺得杯裡盛的不只是茶湯,還有老師的用心和對茶客的敬意。

有人說:十年修得同船度。我想我們幾時修來的福,能在這麼幽美的環境裡學習茶道,又能得到明師的指導,和這麼多人廣結善緣,如此的好因緣是我始料不及的,靜思茶道真的讓我收獲滿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