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 年 08 月 24-25日

 

【羅秀蓮/吉隆坡報導】“老師,螢火蟲怎麼比?”學員問。“螢火蟲最大的特徵是尾巴的光,所以手勢就著重那微弱的光。”“蚊子呢?蜘蛛呢?”

圖:張文燕努力地學習手語,希望能加強與照顧戶之間的互動。【攝影:覃平福】

二OO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,三十二位對手語感興趣的初學者,出席了吉隆坡社會教育推廣中心的初階課程。學員中有慈濟志工、上班族、也有靜思書軒的來客。

大家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,一起坐在靜思書軒人文教室,學習手語。日常詞彙,姓氏都可以用手語比劃。台灣靜思手語隊靜映老師優雅且從容淡定,學生的提問,都有滿意的答案。

李美蘭師姊說:“手語課程很有趣,我可以學習到很多日常字眼如‘生病’的手勢。”

有鑑於現場學員並沒有手語的基礎,所以靜映老師只傳授《三十七道品》中《四念處》篇章。

◎ 動聽的慈濟歌曲

慈濟歌曲動聽又感人。靜映老師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緻,初階課程上教導《大愛的孩子》、《把愛找回來》、《讓愛傳出去》、甚至兒歌《媽媽》的手語。大家興緻高昂,尤其喜歡老師敘述《大愛的孩子》和《把愛找回來》的真實故事;聽完故事,比起手語來更有感覺了。在小休時段,學員還互相切磋,勤練手語。

身為媽媽的李美蘭師姊,因為感覺慈濟人手語的優美,隊伍的整齊莊嚴,所以特地抽身前來參與。在聆聽靜映老師說《大愛的孩子》故事,從歌曲中,聽見一個童音向母親的告白:“媽媽,我要抱抱您”的時候,她流淚了。

◎ 輕輕松松上陣

隔天驗收學習成果,每一位學員都有機會上台演練手語。

後來,學員被分成小組,分別呈現《大愛的孩子》《把愛找回來》《媽媽》和《讓愛傳出去》。他們在靜思手語隊師姊的指導下,利用兩個小時演練手語、排練隊型。雖然大家都沒有手語的基礎,其中也有的是第一次上台,但當慈濟歌曲迴盪在靜思書軒舞台的時候,再配以現場柔和的燈光,他們的表演還是引人注目。

◎ 圓緣時刻

下午五點,學員分享上課心得。

吉隆坡訪視志工張文燕(慈靖),認為可以用手語與照顧戶互動。

靜思書軒店長之一的胡麗瓊,自慈青開始就愛上手語,體會到手語是無聲的說法。

“我失去一位孩子,後來又得回一位孩子,我覺得自己終于‘把愛找回來’了。”

李美君師姊對《把愛找回來》這首歌曲體會良深。她曾經因子宮外孕而流產,當時傷心已極。三個月后,她成功再次懷孕,並誕下一位愛笑的寶寶。失而復得的孩子,令她非常感恩,也把孩子視為慈濟的寶寶。

新加坡葉滿足師姊剛承擔手語帶動志工,她表示手語不是想象中的簡單,而是一門深奧的學問,所以她說:“學手語一定要用心,不能馬馬虎虎,才能掌握手語的精要。”


 
靜映老師透過互動的方式帶出優美的手語,讓學員更認真學習。
 
感恩組的學員們呈獻“大愛的孩子”手語表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