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 年 01 月 08-10 日

【賴華英、楊淑芸/吉隆坡報導】慈濟吉隆坡社教中心于二O一O年一月八日至十日,台灣資深拼布指導老師杜珮璜,以及助教陳文淑蒞臨教授拼布課程。學員們一針一線地完成作品,過程中不僅可以發揮創意,更有完成作品后的滿足感。

圖:學員歡喜地與大眾分享自己的作品。【攝影:林思典】

拼布藝術是源自於古時候的印度。約在二百七十年前,從歐洲到新大陸開墾的美國移民為了克服開墾時期的艱辛,在禦寒的布品方面,他們將舊有布料或舊有衣物,裁剪成布塊並連接縫製起來,拼接成為生活必需品如床單及毛毯等禦寒用品。

十九世紀初,以縫紉、編織為主的西方拼布文化傳引至日本,漸漸地,並獲得有心人士的推廣和宣導,慢慢發揚和流傳開來。

慈濟吉隆坡社教中心於二O一O年一月八日至十日、早上十時至下午四時,特邀請來自台灣資深的拼布指導老師杜珮璜,及助教陳文淑前來傳授拼布課程。

為期三天的課程中,杜珮璜老師教導大家如何挑選適合的布料、顏色搭配、構圖設計及簡開、拼接等,理論教學與實作並行。

縫製中得歡喜

三十三位參與課程的學員當中,有年輕的上班族、退休人士,也有家庭主婦;其中蘇雪蓉的先生知道太太非常喜歡拼布,為了成就她的學習,特別請假在家照顧孩子。部分學員對拼布一竅不通;有人則擅長縫製,還從家裡帶了不少拼布參考書與同學交流。大家在老師和助教的細心指導下,總算掌握了基本的縫製技巧。

課程進行中,大家如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,充滿歡笑。經過老師和助教用心和耐心地講解,學員們都認識了基本的縫製技巧如平針縫、藏針縫和國針縫。過程中,學員不僅可以發揮創意,更有作品完成後的滿足感。

鄧修團女士是一位八十歲高齡的阿嬤,她患有關節炎,行動需要拿拐杖,這次是媳婦替她報名、繳交學費和材料費。雖然她已年長,但所縫製的作品不落人後,甚至不需要戴老花眼鏡也可穿針引線。原來她每天在家中,常常利用五至六個小時來拼製被子的呢!

拼布工作坊有一位男學員李里合是拉曼大學中文系畢業生,目前在精武體育會任職執行秘書;他通過報章,認為拼布工作坊新鮮有趣,於是報名參加,他縫製的作品也不輸女的。

學員周秀芳感恩老師的教導,她自身經營進口窗簾布的生意,每次廠方都有給窗簾的布版,因此收集了很多,常常不知道要如何的處理,丟掉又可惜。今天剛好來學習拼布,她回去會將這些碎布再與大家結一份緣。

三天的課程裡,老師教導大家縫制了四個美麗的包包,彈簧夾巧納包、南瓜包、晚宴包和時尚側背袋。學員們從中了解只要細心,耐心和愛心,天下就無難事;也把握這次機緣,自今年三月開始,每個月第三個星期六、下午三點至六點,組成“拼布學員聯誼會”,彼此互相學習。

 


 
助教陳文淑(右)細心指導學員學習拼布。【攝影:林思典】
 
班上唯一的男學員李里合,拿起針線都沒問題。【攝影:林思典】

 
 
 
年長的鄧修團阿嬤細細縫製,其作品不落人後。【攝影:蔡錦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