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 年 11 月 08.09 日

 

【陳慈協/馬六甲報導】慈濟大學馬六甲社會教育推廣中心自二OO三年開辦以來,從當初的兩項課程,逐漸增至二十一項,學員超過一千兩百二十六人次。歷屆學員的成就與心情故事,為慈濟大學馬六甲社會教育推廣中心寫下點滴感人的事跡。

圖:各課程班代表領取結業證書。【攝影:何濟登】

《揮灑人生的彩筆》樂曲輕輕播送,國際會議廳舞台上,這邊兒與花對話、那邊兒茶香四溢,舞台中央彩筆揮灑、手語在無聲說法,大家同台不同道;歌兒結束,一盆花、一壺茶、一幅畫、一闋手語,一氣呵成,其中培養的默契,圓滿了這場集花道、茶道、手語與水墨畫於一爐的演出。

十一月八及九日,馬六甲社教中心分成兩個梯次進行二OO七年第二期的結業禮。

學員張群花坐在社教中心一隅,待會兒要分享心得,正專注在手上的稿紙。一口氣參加花道、茶道、瑜伽三項課程,除了工作,她擅於生涯規畫,不讓時間空過。“這裡的磁場可以讓心靜下來,馬六甲再也找不到這樣清幽的場所。”她環視四周說:“我愛上這裡的氛圍。”

對花道最有心得的她悟出許多人生道理,發現花兒不只有美麗的外表,它們都有各自的本性及其生命力;她說:“美麗的花朵有時只是扮演陪襯的角色,所以我們不用羡慕別人,活出自己才重要。”看見人、事、物的美,她說是因為“你的心美,看什麼都美。”用心就有體會,張群花覺得:“人生可以簡單。”她決定再度報名來屆的花道班。

一朵非洲菊躲在兩片葉下面,美得很簡單,花道學員潘玉清指著自己的作品解釋:“我要帶出靜思語:甘願做,歡喜受。”意境深遠,旁人無法理解,作者自有體會。

馮貴川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來上書法課,一句句靜思語讓他有意外的驚喜,他都會把它用在工作及生活上,收穫良多。

唐慧莉從茶道初階班到進階班,有不同的感受。她說:“初階班是掌握技巧,受益的是自己;進階班則是發揚光大,受惠的是普羅大眾。”茶道讓她學習心靈的沉澱,面對人際關係的處理,她以泡茶平靜的心情對治,化解了許多不必要的風波,讓自己更好過。

各樣茶具各有不同的功能,唐慧莉比喻人也一樣,每個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,如何面面俱到,就看各人的修養。

一對對學員以“走天橋”的步伐,戴著自己的成品展示,大家眼前一亮。這次慈濟大學馬六甲社會教育推廣中心(簡稱“社教中心”)手工DIY主題著重在中國結的呈現,學員各以不同手法的中國結串連玉佩、珍珠等搭配,作為坊間買不到的項鏈,別出心裁的創意,引起現場兩百多位出席者的矚目。

陳蘭香和唯一的男生李梓豪是手工DIY兩屆的學員,興致勃勃的他們不約而同要再報名來年第三屆的課程。陳蘭香覺得:“所學的還不夠深入,掌握其中的精髓,才能發揮自己的創意。”

王桂瓊是去年瑜伽班學員,今年參加手工DIY;最讓她溫暖的是:“我們這一班同學好像一家人。”台下,手工DIY所有學員親密地聚攏在一起,款款深談,臨別依依。老師賴碧雲在最後一堂課,買來大蛋糕,為大夥兒慶祝,那分體貼令王桂瓊感懷在心、感恩在口。

手工DIY兒童班的家長發現:“只有在用心做手工的當下,孩子才可以安靜下來。”而孩子常常都在追問:“什麼時候可以來上手工DIY?”

彼此有緣相遇在慈濟,三百五十名學員一百多個日子的認識,豐富了生命的意義,也為自己留下難忘的記憶。


 
集花道、茶道、手語與水墨畫於一爐的演出,需要台上演出者的默契,才能一氣呵成。【攝影:張莉伊】
 
手工DIY主題著重在中國結的呈現,學員各以不同手法的中國結串連玉佩、珍珠等搭配,作為坊間買不到的項鏈。【攝影:李獻雄】

 
馬六甲社教中心三百五十名學員,分成兩個梯次進行二OO七年第二期的結業禮。【攝影:張莉伊】
 
張群花愛上社教的環境,她說這裡能讓她把心靜下來。【攝影:張莉伊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