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 年 09 月 02 日

【楊仁慧、許詩萍/巴生報導】四十四位社教志工到新古毛殘智障院送愛。第一次的接觸,大家一臉震驚及錯愕,然而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後,慈悲的力量把一切的恐懼拋諸腦後。

圖:來到新古毛殘智障院,大家分成四組,等著把愛送出去。【攝影:楊仁慧】

巴士緩緩地停在新古毛殘智障院的入口處,映入眼簾的是山巒蒼翠的美景,然而再往深處尋訪時,隱隱傳來哭叫聲和陣陣異味。二OO七年九月二日的早晨,四十四位社教志工把愛傳送給每一位殘智障朋友。

眾人分組巡禮病房送關懷,第一次的接觸,人人一臉震驚及錯愕,然而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後,慈悲的力量把一切的恐懼拋諸腦後。

◎ 生命的使用權

療養院內一偶,志工高志明和一位雙目失明的殘障朋友快樂地互動。當師兄拍拍手、拍拍肩膀時,對方雖然看不見,卻能聞聲分辨,正確地跟著所有動作,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。志明師兄笑言,只要用心付出,他們也能感受到慈濟人所做的一切。

“以前只會傻傻地捐錢,跟慈濟踏入殘智障院後,發覺只有親身去做善事,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會。”憶起初次踏入殘智障院時,遇到的就是這位失明的“菩薩”,當時志明師兄不禁掉淚,因為他永遠都無法分辨晝夜,讓人見了很心疼。

站在志明師兄身邊、十五歲的葉如音,第三次跟媽媽來殘智障院。她輕撫著鄰床的小朋友,發現額頭是溫溫地,手腳卻是冰冷地,志明師兄為她解釋,這孩子一直都發育不良。如音靦腆地對志工笑說:“媽媽要讓我知道,自己很幸福!”

柯榮鑽女士第一次來殘智障院,目睹病友的遭遇,不禁心疼地落淚,她感到院友很需要愛和關懷。她娓娓地道:“看到院友渴望關懷的眼神,我感觸良深,想來我真的很幸福。”

數年來,陳金樹師兄都是個“手心向下”的人。他本身雖然也有些殘障,但他說:“我比他們幸福得多,至少我還能自己穿衣服;人生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,但這裡的院友連使用權也沒有。”為此每月的殘智障院關懷,他都不願錯過。

“剛到時,越靠近就越緊張,後來發現只要以一顆誠懇的心付出關懷,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。付出的同時,也發現自己真的很幸福;我會更愛我的家人、先生和孩子,並關懷身邊的人。”社教學員鄭俐鄉女士感動地表示。

◎ 一堂生命教育課 

在另外一間病房,可愛的社教小學員——蘇圳紳,正開心地和印度阿姨握手,赤子之心與天真爛漫的樣子,逗得阿姨很開心;雖然行動不便卻仍疼惜地牽起衣角,幫汗水滿頭的圳紳抹汗。

征義和翠詩這對林家小兄妹也參加了這趟送愛之旅,妹妹是被哥哥強拉來參加的。一路上,翠詩鼓起腮幫子就是不理人,不過之後大家發現,從第一間病房走出來後,她臉上不耐煩的神情一掃而空。她說老師從來不曾帶她來這種地方,現在才發覺四肢健全並非是理所當然的。她有機會上這一堂課,也要學哥哥加入慈濟。她笑著和現場的志工勾勾尾指,承諾她不會缺席這個月的環保日。

“殘障人士用腳畫畫,我們有手可以用,真的很辛運!”十一歲的呂濟恩跟隨姑姑呂寶雲,靠近院友的床榻邊,爭著要餵他們吃飯,小小菩薩見苦知福、慈悲之心油然而生;誠如上人所言,當生命與生命相遇,看見苦難使到悲心啟發時,智慧之苗自然萌芽;而從知福中培養感恩,從惜福中培養關懷,再從造福中培養智慧。

人生,是一大課題,有人積極安排生活,充實地度過每一天;有人悲觀看待自己的人生,甚至放棄了寶貴生命,而有些人卻沒辦法選擇他們的人生。既然我們擁有一個健全的身體,則應當感恩,積極努力地度過每一天,因為我們還是幸福的一群人。

 


 
 
黃楷聞(左二)和父親(左一)聽了 院友Ahlam  的感人故事,父子倆感受到見苦知福的滋味。